以环境应急预案线上备案为抓手,贯穿风险控制、应急准备两大阶段,通过企业申报端和政府监管端的双向建设,解决了数据填报问题,实现对政府和企业的应急预案、风险源信息、风险隐患排查、应急演练、应急资源库等基础数据的有效采集,摸清环境风险的“家底”。
依托大气、水、海洋、土壤、化学品、危废转移、有限空间等监测监管业务数据,构建生态环境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模型,建立统一预警阈值和预警分级响应体系,实现预警信息自动分拨和闭环处置,将环境安全风险控制在“无急可应”;建设横向跨部门协同、纵向多级联动的统一高效环境应急指挥系统,实现信息实时共享、任务快速下达、资源精准调度,做到“有急能应”。
方案先进性
1.应急预案电子化,解决传统企业线下预案备案流程繁琐,且备案时间跨度较长等问题。
2.指挥作战可视化,集成多方视频会商、指挥标绘等多种方式,可实现一键直呼、协同调度多方应急资源,使得决策人员身临其境,强化政府各部门扁平化指挥调度的能力,提升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效率。
3.溯污处置智能化,利用水气污染扩散模型、空间溯源模拟等专业分析算法与数据模型相结合,与其他数据图层融合可视化分析,为环境应急综合管理效率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。
方案效益性
(一)行政效能上:
1.覆盖政企两侧,确保了数据的鲜活性;
2.加强了跨部门间的数据共享,减少了企业重复填报的工作量,落实了“放管服”的政策要求;
3.提高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的处置应对能力,使得应急响应时间缩短30%;
(二)经济效益上:
1.兼容多场景下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,覆盖多级用户省市县三级用户使用,减少业务统的重复建设;
2.间接避免应急事件造成环境破坏与经济损失,减少环境治理成本。
(三)社会效益上:
有效降低环境应急事件的发生概率,保障群众安全、公私财产安全以及环境安全,最终实现生态环境安全“无急可应、有急能应”。
方案示范性
环境应急全域监测预警研判: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,汇聚分析大气、水、海洋、土壤、固废危废、污染源等数据,针对不同监测指标和预警级别,科学设置报警阈值,实现环境风险隐患的及时预警。基于各类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数据、历史数据及突发环境事件数据,构建环境应急监测预警模型,实现对河流重金属污染、不溶于水污染等环境事件进行科学研判和预警;
环境应急响应和指挥作战:打造横向跨部门协同、纵向多级联动的统一高效应急指挥平台,实现信息实时共享、任务快速下达、资源精准调度。通过地图界面进行指挥标绘的方式,生成图文并茂的处置方案,场景式引导应急处置人员现场实施措施,通过构建污染物水、气污染物扩散模型,模拟分析事故点水污染扩散速度、污染程度及受影响的范围,为应急决策提供专业性数据支撑,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协同性。
突发事件评估与决策支持:结合环境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技术,快速评估突发事件对环境的影响和风险,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,指导应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。
方案获奖情况
(一)项目奖项
2022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
(二)发明专利证书
基于GIS的可视化应急指挥挂图作战系统(发明专利)

(三)软件著作权
环境应急事后评估管理软件(软著)

图片


示范案例(项目)的相关信息
案例一、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应急综合管理平台
案例名称:
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应急综合管理平台
案例简介:
以环境风险源企业为主体,通过集中采集、整合风险源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信息,实现企业环境应急信息的集中存储和管理,厘清环境应急相关各业务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,建立全省企业环境风险台账,摸清全省环境风险的家底。
通过大数据、物联网、AI人工智能、云服务等新技术,打造基于省、市、县三级联动的环境应急指挥挂图作战平台,实现对全省环境风险的实时监控、智能预警、精准处置,对环境应急事件的智能识别、动态评估,实现突发环境事件从“风险控制、应急准备、应急处置、事后恢复”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,实现“图中有数、挂图作战”,形成“统一指挥、反应灵敏、协调有序、运转高效”的环境应急一体化指挥综合管理平台,全面提升各级政府环境风险防范的针对性、预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应急处置决策的科学性,最终实现全省环境安全“无急可应、有急能应”。
案例特点:
(1)构建风险指数模型对风险源精细化管理
将线下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工作转为线上数字化备案,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作为环境安全的责任主体,切实履行环境风险防范责任。企业通过平台自行填报和定期更新环境应急相关的基础资料和数据,并建立数据实时更新机制,对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,全面摸清风险源的情况,并对风险源的风险隐患与应急能力进行动态评估,实现对风险源企业分级管控。
(2)将传统环境应急被动模式转变为全要素环境安全管理模式
将传统的环境应急被动应对模式转变成“事前科学防范、事中高效应对、事后依法问责”的全过程、全要素环境安全管理模式,将安全管理工作前置,加快我省环境安全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。
(3)利用水气污染物扩散模型辅助环境应急决策
基于水、气污染物扩散特征,构建典型污染物水、气污染物扩散模型,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范围、影响方式、持续时间、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等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并渲染在地图上,为应急决策提供专业性分析与预测。
(4)基于GIS平台实现环境应急挂图作战
基于GIS平台实现环境应急事件进行挂图作战,通过地图界面进行指挥标绘的方式,生成图文并茂的处置方案,场景式引导应急处置人员现场实施措施,同时集成无人机、单兵、视频会议等,实现环境应急可视化指挥。
实施效益及效果:
(1)通过GIS地理信息、三维建模、云计算、单兵、视频会议、VR虚拟现实、无人机等技术的应用,提高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,实现可视化环境应急指挥;
(2)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发生时,利用水、气污染扩散模型,能够快速模拟出事故情形下污染物扩散的范围、污染持续的时间以及污染浓度的变化趋势,支撑水利、环保等部门通过河流闸坝工程的调度,及时干预污染物的扩散,将污染物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;
(3)在平台内注册企业超过44700+家,其中38443家完成应急预案备案;依托平台开展政府排查9775次,企业自查21366次;
(4)支撑全省环境应急大比武工作、应急演练等。

